返回研究文章导航

三资企业与开放的重庆

“20世纪80年底中期,随着国营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个体经济的迅速发展,私营和‘三资’企业的出现,价值规律在过敏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改革的进程突破了可以借鉴的模式,从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模式向中国式社会主义经济形态模式转轨。” 因此,重庆在80年代由传统重工业基地向开放型、国际型城市转型的过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全国经济形势的变化息息相关。接下来,报告将以1989年的经济年鉴为例,分析80至90年代重庆的经济转性是怎样同时反映出地方特色和国家政策方针要求的。

一、不断提升接待能力和对外开放程度

这一时期,来访的港澳台友好人士明显增多:

“1988年5月份,市台办接待了从台湾来的第一位作家李嘉及其夫人姜荣女士,重庆市记协雷勃等亲切会见并宴请了李嘉夫妇。李嘉夫妇离渝前对记者说:‘我离开重庆已经46年了。这次旧地重游,会见了亲友.看到重庆的变化很大,内心感到无比高兴’。他到日本后,在台湾《联合报》上相继发表了45篇文章,从各方面反映了大陆的巨大变化及有关情况。”
“台湾著名女作家琼瑶于1988年4月27日到重庆市参观访问,28日专程参观了重庆市名闻中外的大足石刻。琼瑶女士深为祖国有这样优秀的历史古迹而骄傲并为这颗东方石刻艺术明珠而心旷神怡、流连往返。离开石刻前,她还特意买下两个雕刻的石观音带回台湾作永久纪念。在渝访问期间,琼瑶女士与重庆市部分作家进行座谈中,就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向题进行了推心置腹地探讨。琼瑶女士心情激动地说:‘海峡两岸都是流的一样血,后代子孙怎么能打得起来,又怎能不爱自己的祖国.’她对山城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打算明年还来重庆访问。”

来访的中国台湾友好人士在访问参观重庆后做出的高度评价,从侧面反映出这一时期重庆的接待能力的提高,这也是重庆向开放型城市转型做出努力的表现。

此外,重庆还不断加强对外交流:

“1988年,全市接待来自朝鲜、日本、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巴基斯坦、埃及、苏丹、加纳、坦桑尼亚、罗马尼亚、苏联,波兰、匈牙利、捷克、保加利亚、民主德国、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英国、瑞典、挪威、丹麦,瑞士,奥地利、西班牙、加拿大、美国、秘鲁、智利、澳大利亚等33个国家和港澳地区的代 表团组403批,2270人次。全市派出出国团组439批,1730人次,到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各项交流活动,重庆市与国外的联系日趋紧密,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不断加深,促进了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领域的对外交流。”

交流的活动不断增多,这既增进了其他国家对重庆的了解,为以后潜在的商业和投资往来提供可能,又增强了重庆的外向、开放形象,推动重庆向开放型城市转型。

二、交通运输国企改革

改善交通运输服务是重庆向开放性城市转型的重要一环,此时重庆的交通运输企业仍有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需要解决,从此时的大环境来看:

“1985~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0.7%,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7.8%,经济处于过热状态。”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客货运输量不断增加,大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更加剧了交通部门的压力。重庆铁路分局1983年至1988年运量每年平均递5.46%,1988年比上年增长7.2%,运能与运量的矛盾十分尖锐,列车超负荷运行,买票难、乘车难日趋突出。”

此外,企业的普遍存在亏损现象:

“1988年,在宏观失控,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过猛的形势下,运输企业由于燃、原材料大幅度涨价,运输成本升高,而运价未作相应调整,造成运输企业效益急剧下降,大部份企业严重亏损。1988年,重庆铁路分局实现利润比上年降低23.54%;民航四川省局亏损96.7万元,比计划超亏86.7万元;西南航空公司重庆飞行大队亏损500余万元;内河航运企业除民生轮船公司外普遍亏损,市属交通企业共亏损579.5万元,比上年增加1.43倍。严重亏损给企业带来了一系列新向题:主要是效益低,企业增产不能增收,极大地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企业资金紧缺。不仅无力扩大再生产,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集体运输企业困难更大。”

这些问题也是在经济改革时不能回避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部分国企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国企改革的号召,深化内部改革。以重庆联运公司为例:

“重庆联运公司在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深化内部改革中,紧紧围绕‘经理负责制’的推行,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生产经营机制。该公司于1988年元月1日正式实施‘经理负责制’。公司经理首先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和党政职能分开的原则,对机关科室进行了合理调整,使机构职能向经营开拓型转变,面向生产,直接为基层服务。同时,对中干实行任期负责制,做到择优选聘、合理安排。其次制定、完善了确定上交收入与核定内部包干工资总额两个基数。并与固定工资和活动工资及实现上交收入基数、日标利润双挂钩浮动的内部承包方案。承包制的推行,促使各基层单位制定、健全了45项管理考核制度,建立了各种考核台帐。承包制将指标层层分解到股室及人头,根据承包要求,公司按月对各所队实现上交收入总额及产量、质量、安全等指标的完成情况考核计发工资奖金,各所队对各股室、各股室对个人均按指标完成情况考核后计发工资和奖金,真正起到‘打破平均、合理分配、奖勤罚懒’的作用。”

改革的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

“人事机构改革和承包制的推行,充分调动了该公司广大职工生产的积极性,企业素质有较大提高,产量及创利均大幅度上升,职工平均个人收入比1987年,增长29%。” 此外,企业效率的提高,相应的也提高了公共运输的承载能力,这为重庆接待更多外来游客创造了条件。